首页 >健康 >遗传性黄疸怎样治疗?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1-03 12:32:01

遗传性黄疸怎样治疗?

遗传性黄疸怎样治疗??

浏览 2458697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1-03 12:32:01

黄疸是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身上的一种疾病,造成该疾病的原因非常多,首先可能是宝宝体内胆红素生成过多造成的,另外可能是宝宝的肝细胞被破坏了,然后结合胆红素外溢造成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宝宝出现的黄疸都是遗传性的,那么遗传性的黄疸应该怎样治疗呢?

遗传性黄疸怎么治疗?

1.Gilbert综合征

本病预后良好,无需特殊处理。

2.Crigler-Najjar综合征

Ⅰ型酶诱导剂治疗无效,新生儿期可采用光照疗法或血浆置换疗法以减少核黄疸的发生,但光照疗法到3~4岁后,由于皮肤增厚,色素增加和皮肤面积相对减少,疗效大大降低,预后极差;Ⅱ型患者使用酶诱导剂后,可使胆红素浓度降至85μmol/L以下。新生儿期亦可用光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此型预后较Ⅰ型为好。

3.Lucey-Driscoll综合征

治疗主要为输血、血浆置换和光疗,可望取得好效果,如治疗及时,预后良好。

4.Dubin-Johnson综合征

预后良好,不影响健康和生活,无需特殊治疗。但应避免误诊为其他肝胆疾病而行手术治疗。

5.Rotor综合征

预后良好,对健康无损,故无需特殊治疗。

临床表现

1.Gilbert综合征

主要为青少年,多无自觉症状,系在体检或患其他疾病时被发现患此病,或仅诉乏力、肝区不适。

2.Crigler-Najjar综合征

Ⅰ型患者出生后1~4日即有显著黄疸,并持续存在,短期内出现角弓反张,肌肉痉挛和强直核黄疸表现,多在出生后15个月内死亡;Ⅱ型可发生于婴儿或成人期,以巩膜和皮肤黄染为主要的表现,患者虽然长期黄疸,但无神经系统症状,无皮肤瘙痒、肝脾大。

3.遗传性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

以青少年发病居多,可无自觉症状或表现为长期黄疽,黄疸呈持续性或间歇性,但较轻微,可因妊娠,劳累,手术、酗酒、感染而加深,大部分患者有右上腹不适或隐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肝轻度大或轻微压痛。

检查

1.Gilbert综合征

非结合胆红素轻度增高,血清胆红素一般为25.5~5l/μmol/L,其他肝功能试验正常。

2.Crigler-Najjar综合征

Ⅰ型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可高达340~770μmol/L,90%为非结合肝红素;Ⅱ型者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在102~340μmol/L;Ⅰ型、Ⅱ型尿胆红素阴性。

3.Dubin-Johnson综合征

血清胆红素多在35~85μmol/L,50%以上为结合胆红素,尿内胆红素阳性,腹腔镜检查见肝脏呈黑色,光镜下可见肝细胞内有很多大小不等的棕色素颗粒。

4.Rotor综合征

血清胆红素浓度与Dubin-Johnson综合征相同,但肝外观不呈黑色,肝细胞五色素颗粒沉着,尿中粪卟啉总排泄量明显增加。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