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在劳动争议中,常常提到的“15天”计算问题,指的是从仲裁申请提交之日起,仲裁委员会应当在15天内作出裁决的规定。那么这15天究竟应该如何计算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里的“15天”是指工作日,而非自然日。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工作日不包括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因此,计算15天的工作日时,需要将周末和法定节假日排除在外。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从申请仲裁的当天开始计算,第一个工作日为起始日。如果起始日是周一,那么接下来的15个工作日就是从周二到第四周的周五。如果起始日是周五,那么计算将从下一个周一算起。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这15天的工作日内遇到法定节假日,那么这段时间不计算在内,应当顺延。例如,如果某个劳动仲裁的起始日是11月1日,而11月11日是法定节假日,那么这一天不计入15天的工作日内,裁决期限将相应延长至包含15个工作日的最后一天。
此外,如果仲裁过程中出现需要补充材料、延期开庭等情况,可能会影响15天的工作日计算。在这种情况下,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计算裁决期限。
总之,劳动仲裁中的15天计算,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工作日”的概念,并在计算时排除周末和法定节假日。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仲裁程序的效率,同时也保障了双方的合法权益。
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而言,理解这一计算方法,有助于合理预期仲裁结果的时间,为双方提供更加明确的预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