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你所知道的关于楚汉时期的典故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发布于 2024-11-25 18:52:50

你所知道的关于楚汉时期的典故

你所知道的关于楚汉时期的典故?

浏览 2794553收藏 8

回答 (1)

用户头像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1-25 18:52:50

答:楚汉时期的成语典故:

1.十面埋伏。该成语典故主要是讲楚汉争霸时期,项羽的楚军被刘邦的汉军围困于垓下的战事。成语解释:在十面埋伏士兵来围歼敌军。

2.四面楚歌。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说四面八方都传来楚国的歌声。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该成语最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原文如下: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3.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形容要把某件事情做好的决心。

4.胯下之辱。胯下:两条腿之间。 解释:从胯下爬过的耻辱。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5.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解释:萧何,汉高祖刘邦的丞相。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俚语。宋人洪迈的《容斋续笔》记录下这句话,并简单探讨了它的成因。

6.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指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当然,还有其他典故,就不一一列出了。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用户头像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用户头像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当前用户头像

分享你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