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王婆卖瓜”是中国古代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南朝宋鲍照所写的《琵琶行》:“小姐自在轻红妆,多时好静无人忆,——自胡马窥江去后,王婆销金帐。”在这个故事中,王婆是以卖瓜为生,用“王婆卖瓜”来表示卖布鞋的人不自量力,说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而被嘲笑。
此后,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王婆卖瓜”的比喻,如《醒世恒言》、《儒林外史》等。这个比喻渐渐流传到民间,成为了一个寓言,用来形容那些夸夸其谈、卖弄口才却实际无能、不诚实、卖假货的人。
王婆卖瓜典故出处
王婆卖瓜这个典故说的是王坡在老家卖一种胡瓜,因为王坡谐音王婆,所以王坡的外号就叫“王婆”。王坡在老家西域(新疆、甘肃一带)以种瓜为主。因为那时候的宋朝边境经常发生战乱,所以“王婆”为了避难,回到了开封的乡下,种起了胡瓜,就是如今所说的哈密瓜,因为那时候中原还没有胡瓜,很多人都不认识这种瓜,所以即便胡瓜比普通的西瓜甜上十倍,也没有人来买。
“王婆”非常的着急,于是像来往的行人一个劲的夸自己的瓜怎么怎么好吃,怎么这么甜,并且将瓜剖开给大家尝。刚开始还是没有人敢吃, 后来有个胆子很大的人尝了一口,觉得胡瓜和蜜一样的甜,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王婆”的瓜摊生意兴隆,人来人往。
有一天神宗皇帝出宫巡视,一时兴起来到了集市上,见到“王婆”这边挤满了人,于是便问左右:“何事喧闹”,左右回禀到:“启奏皇上,是个卖互关的引来众人买瓜”。
然后皇上心想什么瓜这么招人,就走上前去观看,便看到“王婆”在那里连比带划地夸自己的瓜好,即便见到了皇上也不慌,还让皇上尝尝他的胡瓜。
皇上一尝果然甘美无比,连连称赞,便问他:“你这瓜既然这么好,为什么还要吆喝不停呢?”,王婆说:“这瓜是西域品种,中原人不识,不叫就没有人买了。”
皇上听了感慨道:“做买卖还是当夸则夸,像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有何不好?”皇帝的金口一开,不多时,这句话就传遍了黄河南北,直至今天。
评论 (2)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相关问题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