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找借口说邻近的虢国经常侵犯晋国的边境,要派兵灭了虢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地。“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
唇亡齿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出自】:《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典故: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日:“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在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弗也。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旅行,曰:“虞不惜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十二月。
不是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唇亡齿寒出自春秋时期唇亡齿寒和假途灭虢这两个典故都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
典故:春秋时候,晋献公想消灭虢国。可是想要消灭虢国的话,就必须先经过虞国。这个时候大夫荀息建议,把晋献公的美玉和宝马,送给虞国国君,请求借道。晋献公一开始有点舍不得,但是苟息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不能独存,您的美。
典故: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日:“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在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弗也。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旅行,曰:“虞不惜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十二月。
1、唇亡齿寒出自《左传·僖公五年》中晋献公向虞国借路伐虢,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虞君说,虞虢两国像嘴唇和牙齿之间的关系,唇亡则齿寒,但虞君未听劝告最终也为晋所灭。唇亡齿寒的故事是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