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枯病
病菌在土中越冬,当幼苗出土后,有1~2片真叶时开始发病。立枯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苗龄相关,苗龄愈小发病愈重;苗龄愈大,发病愈轻。病菌对低温或高温的抵抗力很强。雨季高温发病较多,畦沟积水,连续阴雨,病害发生较严重。龙眼立枯病。病菌在土中越冬,。
病原借雨水、灌溉水传播。苗床或营养钵积水,长期阴雨、光照不足或低温高湿立枯病发病重;黄瓜立枯病多在床温较高或育苗后期发生。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或病残组织上越冬,腐生性较强,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病菌通常从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幼茎,引起。
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分生孢子萌发,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蔓延,湿度大时加重病害扩展。冬瓜病毒病,又称花叶病。冬瓜病毒病主要危害架冬瓜,致冬瓜呈全株性系统花叶或瓜畸形,发病早的病株节间缩短或矮化,花期。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苗期的重大病害,要早预防减损失。秧苗在2~3叶期时胚乳将近耗尽,抗寒力最差,日平均气温低于12~15℃则生育受阻,抗病性显著削弱,病菌易侵入,此时若遇低温阴雨最易发生立枯病。所以,旱育秧苗2~3叶期是立枯病流行的主要时期。秧。
山楂立枯病防治措施:1)农业防治:选择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药园地育苗,并实行轮作,避免和瓜类、豆类重茬。在幼苗出土20天后,严格控制灌水。在幼苗2~3个真叶和4~5个真叶时,分别灌施1%硫酸亚铁液。2)药剂防治:用1.5%多菌灵,或40%拌。
辨别方法有:看植株茎基部是否长有椭圆形暗褐色的病斑,中午萎蔫,早晚恢复,后期出现萎缩变细。植株下部叶片是否大量脱落。
立枯病又称“死苗”,寄主范围广,除茄科、瓜类蔬菜外,一些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能被害,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与猝倒病的区别是:猝倒病常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产生絮状白霉、倒伏过程较快,主要危害苗基部和茎部;立枯病多在育苗中后期。
1、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2、及时深翻,覆盖地膜,防止菌核萌发出土。对已出土的子囊盘要及时铲除,严防蔓延。3、进行土壤处理。4、药剂拌种或温汤于地面来回滚动100-150次,使药粉均匀粘附在种子表面后播种。此外对带菌种。
相同点:辣椒茎基腐病和辣椒立枯病都会在茎基部产生褐色的病斑,病斑都会环绕茎部扩展,且患病部位都会溢缩,辣椒患了这两种病害都不呈猝倒状。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两种病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都比较宽,在13~42℃的温度范围内病菌都会繁殖,最适宜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