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例
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相传为左丘明著,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它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与《公羊传。
体例是指史书内部的编写技术或技巧。具体些说,体例包括的具体内容有:标题、断限、序言、评议、注解、目录、凡例、索引等项内容。。
1、史记的体例是“纪传体”。共分为130篇,其中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 。2、《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
汉书体例是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