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種在唐代婦女中非常風行的裝潢物。
拂菻是由很多小珠子構成的手工編織的鏈子或帶子,可能作為髮飾、項鏈或腰帶等裝潢品。它平日採用絲線跟珠子製成,婦女們可能根據本人的愛好抉擇差其余色彩跟圖案來編織。
《武則天秘史》中提到了武則天在年青時非常愛好拂菻,她常常親身編織拂菻,並贈送給他人。其後,在武則天登上皇位之後,她也曾佩帶過拂菻,因此這個小小的裝潢品也與唐朝第一位女皇帝之一的抽象聯繫在一起,成為了表示唐代女性精力面貌的一種重要文化標記。
武則天里的拂菻是什麼
拂菻是一種風行於中國現代的女性頭飾
拂菻是鑲嵌在兜鍪前端、用來遮住額頭以及前面兩邊的耳朵的半月形件,以此裝潢女性,但其後卻成為官員貴族的特權
拂菻的外形也變得更為複雜,除了半圓弧外,還參加了前面起渦珠,前面起玉頭梭的殘暴裝潢,並且肩後又垂下數層美麗絢麗的配飾,表現了女性高貴跟富麗的特點
武則天里的拂菻是什麼
拂菻:就是琺琅, 琺琅,又稱「佛郎」「法藍「」,實在又稱景泰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
琺琅一詞源於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事先東羅馬帝國跟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地製造的琺瑯嵌釉工藝品稱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機,簡化為拂菻。呈現景泰藍後轉音為發藍,後又為琺琅。1918~1956年,琺琅與琺瑯同義適用。1956年中國制訂琺瑯製品標準,琺琅 改定為琺琅,作為藝術琺瑯的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