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鏡鑒
甘棠鏡鑒:歷史上有個「甘棠之惠」的典故,講的是周召公在甘棠樹下處理政務、聽訟決獄的故事。召公,是西周時代周王室的同姓貴族。成王時,召公位居三公。他履行虐政,常常到各地巡查,親切大年夜眾,體察平易近情。所到之處不擾大年夜眾,在甘棠樹下泊車駐馬、聽訟決獄、處理政事,深得明日平易近的敬愛跟擁戴。後代就用「甘棠」一詞,指代為官者履行德政。這段故事在《史記·燕召公世家》中記錄得比較明白。有道是:甘棠樹下做衙門,現場辦公;黎明日心中好公僕,青史留名。
獨壹無二,在通州也有「甘棠」一說。根據《通縣誌》記錄,清代設鄉屯,通州為34鄉、屯、坊、里。其中之一就是甘棠鄉。甘棠鄉的由來,可能追溯到漢魏時代。因外地有京東廟宇甘泉寺跟寺內有矮小海棠樹而得名。行政區劃,歷代多變。原甘棠鄉現屬潞城鎮域內,但仍有小甘棠、大年夜甘棠等鄉村。大年夜運河叢林公園的部分地皮,就曾是甘棠鄉所轄。
藉此機遇,建立「運河清風」廉政文化主題公園時創作了這座「甘棠鏡鑒」雕塑,鼓勵廣大年夜黨員幹部以此為鑒,施德善政,清正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