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腳落地房
「怒人居山巔」,「覆竹為屋,編竹為垣」,這是古人對怒族居住生活的描述。
怒族的房屋為干欄式,多依山而建。重要分木板房跟竹篾房兩種。貢山地區的怒族多住木板房或半土牆半木房。這種房子比較廣大年夜,一般是垛圓木為牆,屋頂覆蓋薄石板。石板約一尺見方,由屋檐鋪起,第一塊平鋪,第二塊壓着第一塊的上邊,第三塊壓着第二塊的上邊……一直覆蓋到屋脊。福貢怒族都住竹篾房。這種房子較為矮小,多用竹篾笆做外牆跟隔牆,用木板或石板覆頂。這兩種房屋一般都為兩層,樓上又多分紅兩間,外間待客,並設有火塘。火塘上安頓鐵三角架或石三角架,供炊飲之用。內間為卧室兼儲藏室。樓下存放耕具雜物或關牲畜。樓板用木板或竹篾席製成,鋪設於架在斜坡地上的很多木樁上即可。這些木樁跟房柱,如同千百隻腳一樣,支撐着全部房屋。因此,人們常常將這種房屋稱為「千腳落地的房子」。
怒族的這種千腳落地竹木房,構造簡單,既易搭建,也易於拆遷,又合適山區多雨多霧的特點。按傳統風俗,一家建房,全村都來幫助,一天之內就可能把房子建成。現在,隨着怒族地區社會經濟的敏捷開展,怒族國平易近的住房情勢也正朝着多樣化、現代化偏向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