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未多少回故鄉一趟,看到房前屋後的野草仍然活力勃勃,其中不乏有很多昔時爺爺親身種植的藥材,屢屢看到這般景象時,無不想起兒時那段美好的時光。那個時間,聽爺爺講講植物的故事,同時還給我們遍及一些中草藥的知識。對每一種中藥材,都有屬於它們獨特的故事。但是,有一味名喚牛膝的中藥,因為它存在補肝腎、強筋骨的感化,爺爺會用它來泡酒喝,可能醫治風濕苦楚悲傷、樞紐倒黴等症。
牛膝是莧科牛膝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為它的莖有節,類似牛的腿膝,所以有牛膝之稱,另有百倍、牛莖、牛磕膝、接骨丹、牛蓋膝優等別號。牛膝這味中藥多生長在屋旁、林緣、山坡草叢中,一般春季採收,先割取地上莖葉,順次將根挖出,剪除蘆頭,去凈泥土跟雜質,扎把,晒乾後即可入葯。
對牛膝的藥性,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錄,認為牛膝「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弗成屈,逐血氣,傷熱火爛,打胎」;而在《本草綱目》中則對牛膝的藥性做了進一步補充,認為牛膝可能「治久瘧寒熱,五淋尿血,莖中痛,下痢,喉痹,口瘡,齒痛,癰腫惡瘡,傷折」等症。
一般來說,牛膝味苦、甘、酸,性平;歸肝、腎經;存在逐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等感化;實用於經閉,痛經,腰膝酸痛,筋骨有力,淋證,水腫,頭痛,眩暈,牙痛,口瘡,吐血,衄血等症;一般用量為4.5~9g。
對牛膝的臨床應用,一般分為生用跟酒制,二者在藥性上也會有所差別。正如《藥品化義》中所說,牛膝「生用則宣,主治癃閉管澀、白濁莖痛、瘀血停滯、癥瘕凝結、婦人經閉、產後惡阻」等症,重如果「取其活血下行之功也」;牛膝酒制之後的感化與生用則有所差別,「酒制熟則補,主治四肢拘攣、腰膝腿痛、骨筋流痛、瘧疾燥渴、幹冷痿痹、老年掉溺」等症,重如果「取其補血滋陰之功也」。
牛膝感化廣泛,生用酒制、各有所長,但在臨床中也有它的不順應證。比方《得配本草》認為「中氣缺乏,小便自利」之人不宜利用牛膝;《藥品化義》認為,「若瀉痢脾虛而腿膝酸痛不宜用」牛膝;《本草通玄》認為「夢喪掉精」之人不宜用牛膝;《本草正》認為「臟寒便滑,下元不固」之人不宜用牛膝;其余,月經過多、經閉未久、血崩不止,以及妊婦,均不合實用牛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