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名张亚子,是道教和民间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
帝君两侧是“天聋”、“地哑”二侍童像。
“文昌”,本是星官名,包括六星,即北斗魁星之上六星之总称。古代星相家认为是主大贵的吉星,道教又将其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称为“文星”。
文昌帝君,又称“梓潼帝君”,晋朝为官,不幸战死。百姓为他立了一座庙,成为梓潼地方的重要神明,称为“梓潼神”。
文昌帝君除有抗击战死,忠主救民,对母亲也是极其孝顺,是慈祥孝亲的楷模。
《梓潼帝君化书》记载:“张亚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为吮之,并于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后值瘟疫流行,梦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箓,谓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验。”
成书于宋时的《文昌孝经》认为孝乃万善之源,万行之端,上慈下孝,推己及人。
宋元道士作《清河内传》,传说文昌生于周初,后来经过七十三次化身,降生为张亚子,成为梓潼神,玉皇大帝命他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
唐代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梦中得到梓潼神相助,唐玄宗有感于张亚子英烈,追封其为左丞相。
后来唐僖宗因避内乱,亦入四川,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相传,梓潼神还帮助唐朝军队平息过叛乱。
宋朝多位皇帝对梓潼神也先后有敕封,元仁宗延佑三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明清两朝也大肆尊供文昌帝君,清代时,被国家纳入正祀。凡天下学官,皆去文昌祠,并修筑大量的文昌宗庙,隆重祭祀。
隋唐科举制度产生后,文昌星尤为文人学子顶礼膜拜,说文昌是“职司文武爵禄科举之本”。
元明以后,随着科举制度的规模化和制度化,对于文昌帝君的奉祀逐渐普遍。
春祭是文昌帝君的重大祭典,在每年的二月三日(张亚子诞辰),一般由官方举行祀典。
秋祭每年八月初一(文昌帝君修成正果之日)举行。
迎神会的日期为正月十二到十八日,首尾两日分别是“迎神日”和“送神日”。
如梦此神,科举、考试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