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松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象征,有许多典故与之相关。其中最著名的是《论语》中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故事。据说孔子曾经看到一棵古松,感叹它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于是他用古松来比喻古代学者,认为他们的学问是为了自己的修养和境界;而现代学者则是为了造福他人和社会。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学问应该有高尚的目标和追求,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更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古松典故
在般阳城南7公里远的地方,有一座不高的山禹王山,山不高但山上树木林密,基本上长的全是松树,山顶有个禹王庙,据史料记载,禹王庙建立于明朝,现庙宇建筑基本完好,院墙多处残破。山门南向,长宽各为4米,呈方形,歇山顶,砖石建筑,庙的庭院中有一棵古松柏,树龄接近千年,在庙宇没建的时候,这课古松就已经存在,在抗日战争年代,抗日武装游击队经常在禹王庙开会,研究抗击日寇的办法,这个古松见证些事情,当地一个传说,有一次一个抗日游击队队长,被日本鬼子追击,这个队长跑到禹王庙,藏在这课松树上,鬼子追到禹王庙后,在庙里搜个遍,就没注意这个队长藏在树上,这课树救这个队长一命。每逢三月三,九月九日是该山庙会,附近的人都会在庙里烧香磕头,祈求雨水旺盛,粮食丰足。
天有不测风云,这棵古松突然被临城的一个人砍伐了,这课古松一近千年,已经有灵气在身,砍伐古松的人不清楚这些,就这么残忍的把古松砍伐了。临城的这个人80年代搞运输发了财,他经常到禹王山附近的工厂搞运输,很熟悉这里的环境,知道这个庙没人看管,他早就看这课古松,有一天他和当地的一个人勾结纠结一伙人,砍伐了这课古松柏,这课见证近千年历史的古松,就这样消失了,真是可惜。
临城这个人砍伐这课古松后,用来制作了家具,他认为是赚了便宜,但这个人砍伐这课树时间不久霉运连连。有一天自己开的运输车,在路上不知为什么突然撞在一个树桩上,车毁了,他的腿也受了伤,他是个老司机了,他也不明白为什么突然撞在树桩上的,因腿有伤,车也不能开了,因搞运输赚了点钱,就到医院去看腿,但腿伤总好不了,不知跑多少医院总看不好,赚的钱也花的差不多了。有一晚他做个梦,梦见他砍伐的古松柏在和他说话,古松说,他在禹王山住接近千年,是禹王的一个童子,他在这里接待善良的人们在树下期盼风调雨顺,在这里已经有灵气,你胆大妄为,贪便宜,把我砍伐,你的腿不会好,你这是报应,但念你善心尚存,除砍伐树外,也没再做恶,你要补上你的过失,在伐树的地方,再栽种一棵同品种的松树,这样你的腿才会好,这人在梦中惊醒,细细品味刚才的梦景,如梦方醒,怪不得会发生这样蹊跷的车祸,原来如此,这人将信将疑,拖着病腿,带一班人,在原来的地方又栽种一棵同品种的松柏,并经常拖病腿去照看浇水,看树是否存活,树经精心栽培,长得旺盛,也是奇怪,这人的腿也慢慢的恢复,竟然好了,又能开车了,还是干起了原来的汽车运输。从此后这人再也不敢乱砍伐树木了。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爱护自然,人和自然要和谐共存,不能任意去砍伐破坏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