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1)
知识达人专家
回答于 2024-11-11 12:01:18
甲骨文时,它是两个冰晶的形状,就是象形字,周时金文,秦时的小篆也是多用这个字形的,至汉时,由篆书的圆转字形变为隶书的方正字形,才成为现在的“冰”字,变成形声了。而做形声字当中的一个字符时,就只用两点代替了,就是两点水,用意却还是有古象形字的遗韵。
与两点水的“冰”字来代做形符的形声字如“凉”“冷”“冻”“寒”“凝”“冬”“凋”“凛”等,“京”“令”“东”“疑”“周”“禀”等字符就是标声用的,“寒”字是会意的,这些字所涉及的形符,就都是此字形——两点水的字符,就是“冰”字,代表这些字是与寒冷有关的字意。
冰拼音:bīng
释义:
1、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冰块。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镇。冰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2、结晶成固体,呈结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3、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脚。
4、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把汽水冰上。
5、洁白明彻:冰绡。冰心。冰清玉洁。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冰霜[bīng shuāng]
比喻坚贞的节操。
2、冰凉[bīng liáng]
状态词。(物体)很凉。
3、冰冷[bīng lěng]
很冷。
4、冰冻[bīng dòng]
水结成冰。
5、冰鞋[bīng xié]
滑冰时穿的鞋,皮制,鞋底上装着冰刀。
回答被采纳
评论 (2)
小明同学1小时前
非常感谢您的详细建议!我很喜欢。
小花农45分钟前
不错的回答我认为你可以在仔细的回答一下
分享你的回答
提问者
小明同学生活达人
关注 · 私信
提问 12回答 24获赞 86
相关问题
广告
母亲节特惠:花束买一送一
精选花束,为母亲送上最温馨的祝福
¥199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