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渡/施孤。潮汕地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有一種稱為「普渡」的風氣活動。普渡,即普度眾生,也叫「施孤」。施孤,即施捨食品給孤魂餓鬼,也有施捨於孤寡之意。施孤也叫祭孤,是指凡間把祭品施捨給陽間的孤魂餓鬼。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在舊社會潮汕城鄉廣泛大年夜辦施孤。
2、祭拜先人。 潮俗在中元節,也要祭奠先人。潮汕的施孤普渡,不限制在這一天;不過這一日是正日,比較隆重。一般的,由善堂或父母會等構造善信備辦三牲粿品到義冢埔去修整裸露孤骨跟祭拜,隆重者舉辦盂蘭勝會,搭孤棚(祭壇),擺設大年夜量三牲粿品、酒飯、紙錢、紙紮衣物,請跟尚、道士到來念佛、主祭。祭品除上述食品外,另有衣帽、竹笠等等,乃至另有活豬、活羊跟耕牛。祭拜之後,披發什物,或編號披發竹籤牌子,讓不雅眾去搶,這就是所謂搶孤。
3、 拖逝世鬼。「拖逝世鬼」即經由過程神巫請逝世去的人來對話。這個神巫平日是婦女,人們用布蒙上她的眼睛,點上噴鼻,四周的人念咒,使其入神。神巫就成了人鬼對話的媒體,人們可能經由過程她同逝世去的人談話。當「逝世鬼」拖完時,即念「日落西山是冥昏,家家到處人關門,雞鵝鳥鴨上條了,請阮童姐回家門。」如許才幹使神巫排除蘇醒狀況,讓其清醒復原。
4、放焰口。在縮小焰口時,要派船溯韓江至距城百餘里的三河壩,趕在典禮開端前,邊返航邊毀滅一隻只用大年夜陶缽製成的豆油燈,並把它們放下江里,意在引領八方孤魂野鬼前來受祭。
5、游燈。早年,潮安等地中元節是日午後,小孩子忙著趕製鯉魚燈,他們要模仿上元(元宵)節游燈,做一個小小的遊樂。有些人把家中的竹箸,豎上一個鯉魚粿,再在粿的身上,增插各色彩旗、噴鼻枝、蠟燭,點起火來,便算是簡單的小鯉魚燈了。
6、祈豐產。元節施祭孤魂與盼望豐產又常聯繫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本人家門口焚噴鼻禱祝稻穀豐產,並把噴鼻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著秋收稻穀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