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自姬姓,魯庄公之明日兄慶父共仲之後。據《通志·氏族略》、《史記·魯周公世家》等材料所載,慶父共仲排行老大年夜,故其子孫以其排行次序為氏,稱孟孫氏,後改單姓孟。慶父欺君,其子孫改姓,都產生在魯國,魯國定都於曲阜(今屬山東濟寧),所以這支孟姓出自山東,是為山東孟姓。
2、出自姬姓,衛國(今河南一帶)公孟氏之後。據《古今姓氏書辨證》所載,年紀時,衛襄公之子孟摯(字公孟)子孫以公孟為氏,後簡化為孟姓。是為河南孟姓。
3、其他源流。金時女真族抹扌然氏,清時滿洲墨爾哲勒氏、墨爾迪勒氏、盟佳氏、穆顏氏、墨克勒氏等漢姓為孟。另有土家、蒙古、布依等族均有孟姓。
孟子
得姓鼻祖:
孟軻(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城西北)人,戰國時有名頭腦家、政治家、教導家。曾遊歷齊、宋、滕、魏等國,主意未被採用,退而著書破說。其主意「平易近貴君輕、「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等,構成了儒家學派唯心主義現實體系,對後代影響深遠。因其曾受業於子思之門人,故其學說被稱為「思孟學派」,著有《孟子》一書,被視為孔子學說的持續者,先人稱之為「亞聖」,與孔子學說並稱「孔孟之道」。慶父共仲雖為孟姓之鼻祖,但因其三年連弒二君,罪使國內大年夜亂,人不敢敬,而孟子系慶父後嗣,且才高德重,故先人尊孟軻為孟姓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