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是先秦諸子百家中注重農業出產的學派,呂思勉老師在其《先秦學術概論》中把農家分為兩派:「一、言種樹之事。二、牽涉政治。」本文側重於介紹前面。
《漢書·藝文志》中說:「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孔子曰『所重平易近食』,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認為無所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誖高低之序」。其中所說的「所重平易近食」恰是農家的特點。
據《漢書·藝文志》記錄,農家著作原有《神農》二十篇、《野老》十七篇、《宰氏》十七篇、《董安國》十六篇、《尹都尉》十四篇、《趙氏》五篇等等,但現在均已消散。固然農家不一部著作能保存上去,但他們的頭腦還可見於《管子·地員》、《呂氏年紀》、《荀子》、《孟子》等書中。
農家頭腦主意履行耕戰政策,鼓勵開展農業出產,重要研究農業出產成績。但農家並不只是對農業出產技巧經驗的總結,他們的頭腦中還包含了「樸實辯證法」頭腦。
農家重要代表人物就是許行。他是戰國時楚國人,具體生卒年月已弗成考。只曉得他與孟子同時並稍善於孟子。
許行有門徒數十人,比起儒家、墨家來只是個小學派。據《孟子》記錄,當孟子在滕國時,許行及其學派都從楚國遷移到滕國,邊耕耘邊宣傳本人的頭腦。許行的這多少十個門徒中曉得名字的只有陳相、陳辛兄弟。他們都是宋國人,底本是楚國儒家學派的學者陳良的老師,其後見到許行,就擯棄儒家改學了農家頭腦。
《孟子》中記錄有許行的老師陳相與孟子的辯論,從中可能看到許行的經濟頭腦重要有三大年夜部分:
一、主意大年夜家空手起家、支持剝削、否定腦力休息與旅力休息之間的分工。
《孟子·滕文公上》中說:「陳相見孟子,道許行之言曰:『……賢者與平易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大年夜請安思是說:陳相有一天去拜訪孟子,轉述許行的話說:「……聖人治國應當跟老明日平易近一道耕耘而食,一道親身做飯。」
二、否定農業跟手產業之間的分工,並且認為農業跟手產業之間的某些商品交換是須要的,倡導「分工互助」。
三、對商品的交換價值或價格主意「市價不二」,也就是說主意「同等商品賣同等價格」,不容許價格自發牢固,不容許貿易訛詐。還主意「物物等量」,在《孟子·滕文公上》中說:「布帛長短同,則貿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五穀多寡同,則賈相若;屨大小同,則賈相若。」,大年夜請安思是說:「品種、尺碼、分量雷同的商品售價必須雷同。」
總的來說,農家頭腦的政治主意是一種小出產者的烏托邦。在這個烏托邦中,大年夜家同等休息,空手起家。出產以農業為主,農副業結合,基本上是天然經濟;但又存在農業跟手產業之間的某些分工,並有農產品與手產業產品之間的商品交換。
在後代,以「農夫小出產者」佔大年夜少數的一些機密幫會中,以及在某些農夫叛逆的綱領辦法中,類似農家頭腦這種「現代農業烏托邦」的某些特點仍然會時常呈現,儘管他們並必接觸過有關農家頭腦的文獻。 附:兵家頭腦簡介
兵家是先秦、漢初重要研究軍現現實,從事軍事活動的學派。兵家對後代影響遠弘遠於解釋中的農家,但兵家在頭腦建立上則遠遠小於農家頭腦,乃至它都不在《漢書·藝文志·諸子略》中的「九流十教」之列,所以我在這裡只是把它作為附錄寫出來,就不專門為兵家單寫一篇文章了。
根據《漢書·藝文志》記錄,兵家又分為:兵權術家、兵局勢家、兵陰陽家跟兵技能家四大年夜類。兵家的鼻祖是呂尚,兵家的代表人物重要有:年紀時代的孫武、司馬穰苴,戰國時代的孫臏(偶然也被歸入縱橫家)、吳起、尉繚、公孫鞅、趙奢、白起,漢初的張良、韓信等。據《漢書·藝文志》記錄兵家著作重要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吳子》、《六韜》、《尉繚子》等。
「兵家」一詞最早見於《孫子兵法·始計篇》:「此兵家之勝,弗成先傳也」。《孫子兵法》一書在兵家頭腦中佔有無足輕重的地位,在該書中曾經具有了絕對獨破的兵家頭腦體系的基本框架跟重要特點,可說是兵家在歷史舞台上正式呈現的標記。
兵家頭腦固然在內容上重要以「軍事學」為主,但並不限於此。在漢成帝時任宏將兵家的著作分為四類,即:權術、局勢、陰陽、技能。兵家很多著作因為年月長遠而消散,或經先人「增修纂改」,或在消散後經先人捏造,因此傳播至今且可托的著作並未多少。今存比較可托的兵家著作重要有:《孫子兵法》、《司馬法》、《吳子》、《六韜》、《尉繚子》、《三略》及竹簡本《孫臏兵法》等。
兵家將政治、經濟、軍事、地理、地理、國際關係等各種客不雅要素作為決定勝負的前提,並把它們當作是相互關聯的決定的統一團體,同時又把戰鬥的客不雅領導,即決定、批示、構造、運籌等軍事本質(即所謂的「將能」、「將才」)作為一項基本要素,並由此而引出爭奪戰鬥成功的一系列戰法。
兵家對於計策的闡述可能說是中國現代頭腦中最豐富的,其中包含有很多樸實唯物論跟辯證法頭腦。它所提醒的很多帶有法則性的原則是至今仍必須按照的,如:「知彼良知,百戰不殆;知天知地,勝乃可全」、「攻其無備、出乎預感」、「兵貴勝、不貴久」、「兵貴其跟,跟則一心 」、「全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密察敵之機,而速乘其利,復疾擊其不料」 等等。
兵家研究的核心成績是:兵學,就是現代的軍事學,重要研究戰鬥、作戰、治軍、後勤及兵器製造利用等成績,但研究兵學的並不只僅只有兵家,先秦諸子百家中研究兵學的大年夜有人在!其著作中也不乏對兵學的出色見解,如:《墨子》一書中的「非攻」、「備城門」、「號令」、「雜守」等十三篇;《品德經》(即《老子》)一書中所講的「儉武、偃武」;《管子》一書中的「兵法、為兵之數、地圖」等;《荀子》中的「議兵」以及《商君書》中的「戰法、兵守」等。以上這些著作中都有對軍事成績的專門研究,在《漢書·藝文志》中乃至將它們中的很多篇也列入了兵法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