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 麵條叫「湯餅」、「索餅」
東漢劉熙的《釋名》中對於「餅」,已說起「蒸餅、湯餅、蠍餅、髓餅、金餅、索餅」等餅類。
按劉熙「隨形而命之」的說法,「索餅」有可能是在「湯餅」基本上開展成的晚期的麵條。《釋名疏證補》:「索餅疑即水引餅。」
當時麵食統稱為餅,因麵條要在「湯」中煮熟,所以又叫湯餅。晚期的麵條有片狀的、條狀的,類似於明天的面片。
隋唐時代,除了持續叫「湯餅」外,另有「水引」、「餺飥」,「水引餅」等稱呼。
《夜航船》:「魏作湯餅,晉作不託。」(張岱自註:「不託即面,簡於湯餅。」)
《齊平易近要術》中,收錄有「水引」、「餺飥」,「水引餅」的做法是:
「細絹篩面,以成調肉〔月霍〕汁,持冷溲之。水引,按如著大年夜,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揉搓令薄如韭葉,逐沸煮。」先揉搓到像筷子那樣粗細,一尺長的段,再在鍋邊上揉搓到韭菜葉那樣薄,這時的片兒,已類似寬麵條了。『餺飥』,是極薄的「滑美殊常」的面片
高承《事物紀原》說:「束皙《餅賦》曰:『朝事之籩,煮麥為面。』則面之名,蓋自此而出也。魏世食湯餅,晉以來有『不託』之號,意『不託』之作,緣湯餅而務簡矣。今訛為『餺飥,亦直曰面也。」